首页 新闻 聚焦 科技 财经 创业 综合 图片 视频

人物

旗下栏目: 人物 精英 商界 访谈

民间雕刻艺术家刘娜:石刻里的艺术人生

来源:珠穆朗玛网 发布时间:2025-07-08

  在河北曲阳这片历史悠久的石雕之乡,有一位名叫刘娜的民间雕刻艺术家,她以石为纸,以锤为笔,刻出了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不仅传承了曲阳石雕的千年技艺,更在困境中坚守着艺术的梦想。近日,记者走进刘娜的工作室,聆听她那雕刻石像的艺术人生。

  早年经历:从遗弃到重生

  刘娜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但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对她设下了考验。出生仅十八天后,因为原家庭贫困,上有7个哥哥与一个姐姐,在奶奶的撮合下,她被送给奶奶的远房亲戚。而养父母家中有三个儿子,膝下无女,他夫妻二人一直盼着有个闺女,当接到刘娜奶奶的那封电报之后,养父母便千里迢迢从河北来到乌兰察布市赶火车将幼女接走,至此,刘娜便成了河北保定市曲阳羊平镇南故村人,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滋润着她长大成人。

  “养父母对我特别好,他们不仅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还把做佛像的技术传给了我。”刘娜深情地回忆道。虽然自幼隐约晓得自己是被遗弃的,但又不太确定。因养父母的关爱让她从未感到缺失,反而激发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坎坷求学路:车祸退学,转而学艺

  刘娜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她随养父母去地里看稻谷,不幸遭遇车祸,腿被摩托车撞断,养了两年伤。等她再次回到学校时,同龄人已经上了三四年级,而她还在二年级,学习也跟不上,经常受到同学的耻笑。“那时候,心中格外自卑,于是她选择了退学。刘娜选择了退学,迎接她的是沉重的生活,自此开始放养、饲养家畜、干农活,为一家人做饭。

  

 

  受祖父和养父做雕刻的影响,决心学一门好技术。在养父的悉心教导下,她开始了雕刻生涯。“刚开始父亲并不想让我学这个,因为这些都是苦力活,再者也没有女人干这行的。”刘娜笑道,“但我自己去钻研佛像雕刻,学了有小半年,父亲看到我做得有模有样,才开始好好培养我。”

  刻苦学艺:十五岁学徒,十七岁出徒

  刘娜的雕刻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汗水。她十五岁开始正式学徒,每天起早贪黑,刻苦钻研。“那时候,我每天都很努力,经常加班到很晚,就是为了尽快掌握这门技术。”刘娜回忆道。十七岁那年,她顺利出徒,成为了一名能够独立雕刻佛像的艺人。

  

 

  有一次,客户定了石雕素材作品,工期大概需要七天交货。结果,刘娜加班加点三天便做出来了。于是她给客户打去电话,客户还不信是真的。次日,客户来到现场看到成品之后,才信以为真,连连夸赞刘娜的石雕作品做的好。

  

 

  她雕刻的佛像作品体格巨大、身量伟岸、栩栩如生,犹如真人下凡,端庄雄伟,给人一种无比神圣的敬畏感。“雕刻佛像需要耐心和细心。”刘娜说,“每一尊佛像都是我用心雕刻出来的,我希望它们能给人一种神圣和敬畏的感觉。”

  事业挑战:市场困境中的坚守

  如今,刘娜依然坚守在石雕事业的第一线。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她的艺术之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做网店的太多,他们报的价格低,压低了我们的利润空间。”刘娜无奈地说,“有时候,一件佛像赚的钱连给师傅发工钱都不够。”

  

 

  面对困境,刘娜没有选择放弃。她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同时也在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我正在考虑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来展示我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刘娜说,“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开始做这个,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关注。”

  未来展望:传承与创新

  对于未来,刘娜充满了期望。她希望有一天能够有大转机,让艺术能够适应市场,或者市场给艺术多一些生存的空间。“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曲阳石雕的魅力,让这门艺术更好地一代代传承下去。”刘娜坚定地说。

  

 

  同时,她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会继续努力,雕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刘娜表示,“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转机的一天。”

  她以石为纸,以锤为笔,刻出了自己的艺术人生。虽然生活是苦难的,正因有了信仰与干劲,从而又让生活多出几分色彩。

  免责声明:珠穆朗玛网对于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网站信息发布内容的真假风险。
责任编辑:珠穆朗玛网

上一篇:方建文回忆录一一G20中国的筹备与加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