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聚焦 科技 财经 创业 综合 图片 视频

人物

旗下栏目: 人物 精英 商界 访谈

遇见最美的自己 记公益路上一路走来的郭生芳

来源:珠穆朗玛网 发布时间:2019-11-28

  (文/王红梅)

  电波中传输出郭生芳就是一个热情如火的人,宇宙中的量子原理其实是无处不在的。一个内心能量不足的人,是没有办法持续输出更多爱心的。

  近来,郭生芳每天都在忙着筹备第三届“敬老爱老知恩报恩·九月九·青海情·敬邀百位老人相聚重阳节”慈善活动。她笑称自己,每天都是争分夺秒地活着。

  从做义工开始到发起组织一个遍及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参与的义工团队,郭生芳已经坚持了二十年。她蝉联三届中国公益春晚“十大最美中国榜样人物”,“爱心中国最佳公益践行者奖”,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楷模奖”,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

  榜样的力量

  1977年,郭生芳出生在青海省互助县一个贫穷家庭。七个孩子,她是家里的老小。

  在幼时的郭生芳心里,她的母亲就是最美的义工。

  如果时光能够穿越,让郭生芳的母亲走出乡村;如果那时传媒足够发达,给母亲人生更大的平台,让好的品德和行为能够一呼百应,她一定能帮助很多人……。虽然母亲做了一辈子公益,什么荣誉称号也没有,但她却是女儿心中的无冕英雄。

  说起妈妈,是郭生芳最动情的时刻,那许多的过往,总能触动她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记忆中,妈妈不但孝敬公婆,左邻右舍的老人她都会尽量照顾。偶尔做了好吃的,她宁可自己少吃或不吃,也让我们分头送给那些孤寡老人尝尝。坚持几十年,这在衣食无忧的人们看来也许不算什么,可对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妈妈来说,却是多么不容易啊!

  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下连阴雨,妈妈收留了一个乞讨的女人和她的几个孩子。好吃好喝,让他们都住在炕上,而我们这么多孩子晚上只能横七竖八睡在箱子上。雨停了,妈妈蒸了一锅包子,让娘儿几个带上。我们看着包子都被拿走了,就问妈妈,她是谁?妈妈一边忙,一边头也不抬地说,是一个姨。在妈妈眼里,没有乞丐,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那些命运不济,需要帮扶的人。

  还有什么比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的?从小耳濡目染,郭生芳最早开始做义工可以追溯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看到邻居一个孤寡老奶奶无人照料,一有机会就跑去替她挑水扫地,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尽管年纪尚小,干活吃力,但有能力帮助别人,还是让她觉得很快乐!

  真正让郭生芳觉得自己长大了,是在爸爸病逝以后。那年她17岁,刚上高中。因为三个哥哥先后娶媳妇,家里东挪西借,欠了很多彩礼钱。心疼病弱的妈妈无力还债,她下决心辍学去南方打工。妈妈就是她最需要帮助的人!

  即就在那些异乡打工的艰难的日子里,她把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大部分给了妈妈,少部分还是花给了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见不得别人受苦。

  善良是一种天性,更像是一种习惯。有不少同事和朋友说她傻。她想,傻就傻点吧。付出如果觉得快乐,为什么不愿意付出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郭生芳遇见她的白马王子万铁军,就在他们一起做义工的活动中。

  万铁军是一名铁路员工,语言不多,但一看就是那种十分靠谱的男人。志同道合的两个人,很容易就被对方吸引了。

  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婆家问她需要多少彩礼?他们初步准备了五万元,不知道未来的儿媳会不会嫌少。想起自己娘家为娶儿媳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她认定彩礼是一种陋习,回说不要彩礼。公婆过意不去,提出给三万元表示一下。她坚持不要。后来婆婆硬给了一万元,让她做新娘子得给自己买些衣服。她衣服也没买,和万铁军商量把一万元都捐助出去了。

  提起丈夫万铁军,郭生芳真是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两人都有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所以夫妻多年,基本上没有红过脸吵过嘴。万铁军一年有大半时间在青藏铁路上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火车头”奖、全国五一劳动奖、优秀劳模、优秀共产党员、首席技师、工匠等荣誉,足见他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老了的郭生芳妈妈苦尽甘来,应该是村子里最幸福的老人了。她被接到小女儿家里,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在郭妈妈眼里,万铁军也是最好的女婿:勤快朴实,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岳母感冒了,他每天从五楼背下背上带着去医院打针。有一次,郭生芳去外地做公益,妈妈洗澡后感觉体力不支,就去休息了。是女婿把她换下的内衣外衣全部洗了。妈妈打电话给女儿说,有这样的女婿,也是修来的福分。这真应验了那句“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佛语。

  享福的郭妈妈仍然没有忘记需要帮助的人。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了大地震。郭生芳听说后立即发起募捐、筹措物品,她回家匆匆和妈妈及儿子道了个别,就准备带着义工团队和救援物资赶赴灾区。临出门时,妈妈叫住了她。妈妈从床下的衣服口袋里找出一个皱皱巴巴的布包,取出一摞大大小小面值的钱,数了数,一共有一千六百多。妈妈拿出一千五百元递给郭生芳说:把这些捐给他们,留一百多零花吧。郭生芳说不出话来,她知道这是妈妈多年的积蓄,一点点省下来一点点攒出来的,她怎么能忍心拿走呢?妈妈说:灾区的很多人连命都没了,我们还活着嘛!这一刻郭生芳真正被感动了,她想抱抱豁达的妈妈,对妈妈说谢谢你!多年来,妈妈不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吗?!

  奉献的脚步

  在玉树救援,夜以继日,安抚灾民,运送物品。有一天傍晚,在拖着疲惫的脚步准备回住处的路上,她被一双特别的脚吸引了。这是一位藏族老妈妈的脚,又红又肿布满了血口子,仿佛从来没有洗过。老妈妈神态疲惫,面色安详地坐在路边,破旧的靴子放在旁边,显然走不动了。

  郭生芳愣住了,似乎被什么深深触痛了。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一辈子走来,饱经磨难,含辛茹苦,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受过了,但从未抱怨,从不索求。她下意识地走过去,想知道老人需要什么帮助。

  爱和真诚是可以穿越语言直达心灵的。郭生芳坐下来,拿出指甲刀,把老妈妈的脚放在自己怀里,仔细为她修剪了一个个嵌入肉里的指甲。她又让义工同伴买来脸盆,轻柔地把老人一生没有洗过的脚搓洗得干干净净。这一刻,她的心充满了温暖和慰籍。

  随后,她征得老人同意,两人亲昵地合影留念。夕阳西下,她请路过的藏族小学生做翻译,想请老人吃顿饭。老人谢绝了,说自己有钱,又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布包掏出仅有的三元钱,说她只有一个心愿,希望用这些钱冲洗出她俩的照片做个纪念。

  钱当然不会用老人的。照片洗出来了,老人端详了半天,像看着自己和女儿的合影。她满意地笑了,随后,把照片放在自己贴身的口袋里。也许,一个人灵魂有信仰,精神有爱,就会更容易满足吧?!

  其实,助人也会上瘾的。有一次,郭生芳一个老师的儿子出远门,要到兰州坐火车。老师走不开,她主动提出去送孩子。回来的列车上,郭生芳注意到一个满面愁容的妈妈,抱着年幼的残疾儿子,无助地望着窗外。按耐不住自己的关切,经询问,这是被丈夫抛弃的母子俩,妈妈为了给孩子治病,到全国各地去寻医。她听后,非常同情这母子俩,也由衷佩服这位坚强的母亲。她想了想说:“我认识西宁的一位医生,下车后我带你们去给孩子看病。”这位妈妈听后,一半难过一半疑惑地说:“我是想去新疆给孩子看病的,身上只有几十块钱了……”郭生芳果断回答:“不用花你们的钱,你只管跟我去就是了。”

  到西宁后,郭生芳带母子俩坐着公交车去找那位医生看病,然后又根据医生开的药方,花130多块买了药交给孩子的妈妈。临走时,她把母子俩送到公交站牌前,叮嘱他们:如果药效好,就继续来找她,找这个大夫看病。等车间隙,她想,还能给这母子俩什么帮助呢?摸摸裤兜里仅剩的50元钱,在母子俩将要登上公交车的那一刻,她毫不犹豫地将钱塞到孩子妈妈的手里。

  望着满含泪水随车远去的母子俩,郭生芳的心既失落又有些许慰藉,失落的是她没有更大的能量帮到母子俩;安慰的是,她已经尽力了。公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协助!

  生死的考验

  也就是那次玉树返回途中,在高山上一个急转弯处,突遇迎面高速驶来一辆载满货物的大卡车,因躲闪不及,他们的车瞬间滚下山去。当警察赶到事故现场时,发现郭生芳和司机还有另外两名义工,竟然安然无恙地从车里爬了出来。回想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几个人暗自庆幸。大家都安慰他们说,吉人自有天相!

  还有一次,让郭生芳至今心有余悸。那是一个冬天,郭生芳带着一卡车物资到海拔4000多米的果洛州去发放。当车行驶到离村还有几公里的时候,由于道路险狭,车无法再往前开了。于是,她就带了一部分东西,连夜徒步上山,看能否找几个村民下来帮忙搬运。

  没有想到,本来就是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没找到一个能够帮忙的村民。那天晚上,她就借宿在一位老人家里。贫困的老人既没有被子也没有棉衣,能够御寒的仅是床上一条破毛毯和身上的旧袍子。郭生芳于是就坐在凳子上自抱取暖。由于劳累过度,她在凳子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后半夜,她就被彻骨的寒冷冻醒了。为了御寒,她只好把身体蜷缩得更紧一点,但无论如何也锁不住身体的热量,直到全身冰冷僵硬几乎失去意识的状态。她的大脑恍恍惚惚闪过一个个过往的亲人和画面,清醒的时候她会更紧地握住拳头想——坚持!坚持啊!!

  天终于亮了,她的全身在疼痛中像从冬眠里慢慢醒了过来。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慈善的光芒

  我问她:你后悔辍学吗?她想了想说:人生的选择不全是好的或者坏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对当时的我来说,也别无选择。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做人和做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学做好人,做事也有很大的进步,得到了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我的很多同学和朋友,有做公务员的,有做企业老板的,他们不一定比我对社会贡献大,他们的人生不一定比我更有意义。我觉得很知足很幸福!

  人要想学习,其实任何时候都不晚。我初中三年一直是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这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集体意识;喜欢打篮球,也磨练了我的性格和意志。这些都为我更好地做公益打下了基础。只要不断努力,一切都可以是最好的安排!现在,我的很多老师和同学知道我做公益,也都为我自豪呢!

  四十出头的郭生芳现在是一名专职义工。她比一般人忙得多。每天要接电话,回微信,接待来往义工,策划活动,组织募捐,登记梳理信息,耐心安抚和疏导需要救助的人们,有时候还帮忙照顾患病的老人和孩子。她忙忙碌碌,但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从事公益活动近二十年,郭生芳和她的义工团队游走于省内外,奔波在大山深处,为穷困的人们积极募捐,先后帮助过上万名寒门学子和几十万贫困家庭。慈善救助对象不分民族、宗教,只要是真正有需求,郭生芳就会想方设法送去温暖、提供帮助、解决困难。

  忙碌了近二十年,郭生芳没有积蓄。她家的房和车都是贷款买的,一家人靠万铁军的工资养家糊口,省吃俭用,偿还债务。

  有人善意提醒郭生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再说养大两个儿子,成家立业也要钱呢。可在郭生芳看来,人和人活法不一样,只要自己喜欢就好。她的父母没有钱,不也把他们兄妹七个拉扯大了吗?儿孙自有儿孙福,往往吃过苦的娃才有出息。

  如今,让她引以为傲的大儿子已经上高中了,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儿子从小热心公益,乐于帮父母搬运慈善物资,会自己做饭和照顾弟弟,还经常在家里帮妈妈接待各地来的义工朋友。这个喜欢绘画的儿子,社会发展到他们这一代,生活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的。

  现在,郭生芳的家就是全国各地义工们的驿站。除了两个儿子的高低床,其它的房间都没有家具,只有木板铺的通炕,每个房间吃饭住宿十个八个人没有问题。有时一天接待两三拨二三十个义工,这也是常有的事。熟悉的义工都知道她家的钥匙,要么放在门外某个固定的地方,要么就放在楼下的小商店里。宾至如归,一群心里有爱的人,做饭聊天,商讨策划捐助方案,尽己所能发光发热,想让世界更温暖,大家都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无论在做慈善的路上还是没有活动的日子里,他们都自觉自愿,身体力行,随时随手捡拾沿路的垃圾。郭生芳认为:我们不但要对人慈善,还要善待环境,保护地球。有了好的环境,人的精神才能愉快,生活质量才有保障。有了健康的地球,人类才能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是啊,保护环境,不也是惠及更多人的慈善吗?

  很多电视台都报道了她的事迹,她却从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过自己的形象。她家有三台电视机,都先后捐出去了。

  一位做慈善的朋友听说后,提出送她一台电视机。她说,送可以,她还是要捐出去的。朋友说服不了她,非常生气。但这是她的原则,决不妥协。两人争执不下,她中途就从朋友车上下来,走了一站多路,去坐公交车了。

  多年来,郭生芳爱心团队始终以“传播正能量,做好中国人”为理念,围绕“慈善救助、环境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大主题开展活动。

  母亲去世已经好几年了,郭生芳每年都要回村带上几十份礼品看望那些老人们,完成母亲未尽的心愿。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时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直都在她心里。

  她的爱心团队组织发起的“暖冬青海大型公益活动”,在2017年10月和2018年2月初,短短四个月时间里,组织大型捐赠活动20余次,364人次参加,行程6700公里,发放了近1000万元的爱心物资。

  只要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她和她的团队都愿意尽力去做。

  从2017年开始,这个团队组织了“敬老爱老知恩报恩·九月九·青海情·敬邀百位老人相聚重阳节”慈善活动,目前正在筹备第三次大型活动。 郭生芳到处奔走,满腔热情邀请各界人士参与!

  (王红梅,陕西省委金秋杂志社)

  免责声明:珠穆朗玛网对于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网站信息发布内容的真假风险。
责任编辑:珠穆朗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