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聚焦 科技 财经 创业 综合 图片 视频

人物

旗下栏目: 人物 精英 商界 访谈

龙砂医派传人顾植山——普及五运六气走向世界

来源:珠穆朗玛网 发布时间:2019-08-29

  【聚焦中医药 点赞我的国】建国70周年特别报道 龙砂医派传人顾植山——普及五运六气走向世界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我们更要让优秀中医药文化绽放光芒。为复兴和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以及迎接建国70周年的到来,特别推出聚焦中医药·点赞我的国系列报道。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是中国中医药优秀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是复兴中医药文化的坚定实践者,作为本次活动报道中医药文化系列活动参与者之一, 顾植山教授说:发掘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医药,是中医药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中医学理论核心的“五运六气”,是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学问,其理论源头深深植根于炎黄文明,反映了中华先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顾植山,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第二、三、四批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授课专家,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江阴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江阴号称中医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宋末元初,江阴出了位 被《元史》推崇为“东南宗师”的大学问家陆文圭,陆氏集两宋学术大成,宋亡后隐居龙山脚下传道授业达50余年,培养了大批文化和医学人才,至明清时代在江阴形成了影响全国的“龙砂医学”流派。 “龙砂医学”绵延700余年薪火不息,发展到近代更是群星灿烂,桃李满天下。顾植山的母亲一族为中医世家,所以顾植山从小在父母身边,对龙砂医家的许多故事耳熟能详,暗暗立下继承发扬龙砂医学的心愿。

  上世纪60—70年代,他因出身问题,未能进入中医院校而走上了中医师承教育之路,从决定从医开始,他再没有了休闲时间,临床实践之余,总是钻研学问,手不释卷。学习早期,按照母亲的指引,他先读《黄帝内经》白文版作独立思考,以免注家局限和误导。第一年《内经》,第二年《伤寒》《金匮》,第三年再读方药和临床各科。 “汝大器,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在父母和教古文的庄祖怡老师的影响下,顾植山阅读了较多中医古籍和各类文献。为以后的从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文化基础。

  从医的道路充满艰难曲折,但他从不畏惧。先在农村做了十余年乡村医生,在困境中他渐渐养成了乐观的心态, “什么都干,啥病都治,临床能力提高了,更认识了中医独到疗效”,回忆那段时光时顾植山这样说。

  1978年底,国家出台解决中医后继乏力的56号文件,顾植山参加了国家中医药人才选拔考试,并以怀远县第一名的成绩被选调到安徽中医学院任教。从乡村医生到大学老师,顾植山压力陡增,责任更沉,学习也更加发奋,他一方面认真授课,另一方面坚持临床,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使顾植山所讲授的中医各家学说和中医文献学深受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顾植山出生在龙砂世医之家,从小对五运六气耳濡目染,后来的学术研究继续加强对运气学说的挖掘整理,从未停歇。“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是阐述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最核心的理论。”在他的眼里,《黄帝内经》中处处都是五运六气,其思想渗透到中医理论各个方面,“丢掉了五运六气,中医教科书中许多中医的基本概念都走样了,讲不清了”。

  2006年顾植山从安徽中医学院的教学一线退休后,回到江阴老家,任致和堂中医研究所所长,将全部精力用于龙砂医学和五运六气的挖掘整理与传承。将自己多年的研究付诸于临床实践,重塑龙砂医学流派的辉煌。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他被确立为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兼项目负责人,龙砂医学流派的传承推广工作受到全国各地中医药工作者的广泛欢迎,全国各地的中医俊彦慕名前来拜顾植山为师者已近千人,通过培训学习,很多中医药人感受到五运六气的魅力,“我们找到了中医理论的真谛!”这是很多五运六气传承学习者的心声;五运六气对临床的指导使学习者的治疗水平大幅提升,以至有一些医学专家也慕名前来拜师学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已进入古稀之年,既不在乎名也不在乎利的顾植山,心中只有两件事要做, 一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二是弘扬五运六气,为百姓健康、民族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现在,他依然带着他的弟子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并奔走全国各地讲学传道。疲惫在脸上,责任扛肩上,使命放心间。他总是对弟子们说:“推广传播炎黄学术文化是每个中医工作者的职责, 必须尽心竭力”。

  从业至今,顾植山孜孜以求,砥砺前行,在困境中求发展,不辞辛劳,所获荣誉无数,他曾先后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专项课题及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方面的课题组长,国家973项目评审专家等。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和精华理念进行系统整理,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出版独著或主编的学术专著7部,其中代表著作有《疫病钩沉——从运气学说论疫病的发生规律》等等,为当代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中国医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全新铺垫。

  近年来,顾植山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关系的研究,从激励中医药学术自信层面,上升到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层面。不仅对三皇五帝中华文明史作出了新的评价,而且注解了习主席提出的中医药文化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钥匙”、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先行者”的英明论断的深刻内涵;其发掘成果将对实施“健康中国”工程产生深刻而积极影响。

  “退休多年身不闲,发挥余热讲贡献”。顾植山正是这样老而不停,退而不休,凭着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仁爱诚信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树立起了对医学事业精益求精,对病人全心全意的人生丰碑,在医疗岗位上不遗余力地发挥着光和热。

  免责声明:珠穆朗玛网对于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网站信息发布内容的真假风险。
责任编辑:珠穆朗玛网